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主題 : 護士總數: 43
臨床護士死亡素養、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的相關性研究
作者武美杉張慧琳朱明霞
分類號R48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4.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1年
公開日期:2025年9月1日
指導老師,張慧琳
指導老師(副):朱明霞

目的:調查臨床護士死亡素養、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現狀,並探索三者之間的關係。方法:採用橫斷面研究的方法,於2024年1月-2月對長沙市某所三甲醫院的臨床護士進行調查。以臨床護士一般資料調查表、死亡素養指數(DLI)、死亡反思量表(DRS)以及心理彈性量表(CD-RISC-10)為工具,通過問卷星線上平台收集資料並錄入、整理、分析,主要統計學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秩和檢驗、多元線性回歸、Pearson相關分析以及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該三甲醫院臨床護士死亡素養得分為(6.30±1.38,得分率63.02%),死亡反思得分為(52.64±9.58,得分率70.19%),心理彈性得分為(23.19±6.55,得分率57.98%)。單因素分析顯示心理彈性水平在職稱,夜班(次/月),月收入,接受生死教育培訓/學習,閱讀生死教育相關書籍、影視作品、線上資訊,參加生死教育課程意願,參與抗疫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多元線性回歸顯示接受生死教育培訓或學習是其心理彈性的獨立影響因素(p=0.011)。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死亡素養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r=0.341,p<0.01),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r=0.364,p<0.01),死亡素養與死亡反思呈正相關(r=0.392,p<0.01)。中介效應分析結果顯示,臨床護士死亡素養對心理彈性的影響可以通過死亡反思的中介效應起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32.7%。結論:臨床護士心理彈性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參與過生死教育培訓或學習者心理彈性水平更高;死亡素養、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死亡素養可以通過死亡反思間接影響心理彈性,護理管理者應通過開展生死教育課程提高護士死亡素養,並誘發護士進行積極的死亡反思,促進心理彈性提升。
低年資護士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後心理復蘇路徑的敘事研究
作者祁璐毛愛妹
分類號R192.6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4.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指導老師:毛愛妹副教授

目的:瞭解低年資護士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發生後的心理變化的過程,探討低年資護士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後的應對方式以及周圍環境的反應和支援,為護理管理者對低年資護士提供心理支援、促進其專業成長提供借鑑。方法:本研究為敘事研究,採用目的抽樣的方法選取研究對象,最終對所選取的來自7個省份12家醫院的9名工作年限3年及以內的低年資護士以及4名工作年限超過10年的護理管理者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半結構化訪談。將訪談資料轉化為文字後,先濃縮個人訪談形成“骨架型”故事,在結合Scott第二受害者模型,通過三維敘事分析法基於訪談資料析出主題。結果:以時間軸串聯的三大敘事主題分別為: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不可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展-非線性的心理反應以及護理不良事件的轉歸-反思及調整。護理不良事件被認為是護士職業起始階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低年資護士和護理管理者對於護理不良事件歸因存在衝突。儘管護理管理者強調護理不良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人性化,但低年資護士視事件為羞恥,他們會經歷一系列複雜心理變化,但並不會經歷Scott心理復原路徑中的所有階段。低年資護士展現出較強心理韌性,體現為事件發生後對自身與環境適應能力的反思並進行相應調整,這種調整目的在於超越事件本身的更深遠的職業發展謀劃。結論:研究結果豐富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後的心理反應傳統模型,不同角色護理人員對護理不良事件的歸因以及處理不同解釋揭示了深層次的角色衝突以及護理專業本質上的缺陷。臨床護理管理者需要重新思考對護理不良事件處理非懲罰文化的含義以及如何界定護理不良事件。
珠海市護士預立醫療照護計劃實踐行為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
作者辛湘怡梁淑敏
分類號R-1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4.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公開日期:2027年9月1日
指導老師:梁淑敏教授


目的:探討珠海市三甲醫院護士預立醫療照護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實踐行為的現況,並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面描述性研究,於2023年12月10日至2024年1月10日期間以方便抽樣方式,選取珠海市三甲醫院臨床一線工作的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電子問卷的形式成功召募珠海市六所三甲醫院232名護士參與調查。研究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問卷、ACP知識量表、ACP自我效能量表和ACP實踐行為量表。以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資料處理,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護士的社會人口學特徵、相關經驗、ACP知識、ACP自我效能和ACP實踐行為的現況;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社會人口學資料和相關經驗護士的ACP實踐行為的差異;採用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護士的ACP知識、ACP自我效能與ACP實踐行為的相關性;採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護士的社會人口學特徵、相關經驗、ACP知識、ACP自我效能對ACP實踐行為的影響。結果:研究對象中201人(86.6%)為女性,174人(75.0%)具有本科學歷,130人(56.0%)為初級職稱;只有9.5%的護士接受過ACP相關培訓。護士的ACP知識得分為(3.60±2.58)分,11條題目平均答對率為32.8%;ACP自我效能量表的條目均分為3.52分,位於不確定與自信之間。只有7.3%的護士曾與疾病末期患者或家屬討論過ACP,但有62.9%的護理人員表示現在或將來想做這件事。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護士ACP實踐行為的獨立影響因素為護士接受過ACP相關培訓和ACP自我效能水平。結論:珠海市三甲醫院臨床一線護士的ACP知識匱乏、自我效能水平一般、缺乏實施ACP的行為;而護士接受過ACP相關培訓和ACP自我效能水平高是護士實踐ACP的有利因素。建議醫院管理層應積極為員工提供ACP相關培訓,以加強護士對ACP的認識及掌握相關技能,並為護士在ACP實施過程中提供支援,成功經驗可提升護士的自我效能感;此外,政府部門應出台相應的政策以支持醫療機構開展ACP,以推動護士參與到ACP實踐行為中。
護士職業精神培養--從新手到專家
作者謝紅珍
分類號R192.6 XIE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年2019
語言
Chinese
主題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Associat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mong Macau Nurses amid the COVID-19 Pandemic
作者Vong ANASit Wing HungAu, Mio Leng
分類號B848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3.
語言
English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Supervisior : SIT Wing Hung, Janet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Co-Supervisior :AU, Mio Leng Assistant Professor

Objective: The Coronavirus Diseases 2019 (COVID-19) pandemic has severely affected healthcare systems. Nurses have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is pandemic. However, increases in stress levels from exposure to high-risk environments can negatively impact nurses’ mental health, affecting their performanc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of perceived stress levels and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stress among n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Macau. Methods: This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 recruited registered nurses in Macau to participate in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through nurse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using a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2022.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consisting of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the 10-item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10), Brief Coping Orientation to Problems Experienced Inventory (Brief COPE), and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SSQ6) were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level of perceived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support.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stress among nurses in Macau. Results: A total of 167 nurse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90%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female, and 63% were under the age of 40. The prevalence of perceived stress was 20.05±6.4 (70.1% reported moderate levels of stress) among Macau nurses. The top five coping strategies respondents tended to use were acceptance, active coping, positive reframing, planning, and the use of instrumental support. The support number of the participants was 1.89±1.45 persons (0–9 persons), and the support satisfaction score was 2.51±1.02 (1–6 scores). Bivariate correlational analyses found that smoking, alcohol drinking, insomnia, poor appetite, fatigue, confidence to work in an isolated ward, time to join the infectious control training, and fear of being infected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perceived stress (all p<0.05). The PSS score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upport satisfaction, substance use, behavioral disengagement, denial, humor, and self-blame (p<0.05; r=0.208–0.518), an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upport number, active coping, use of instrumental support, positive reframing, planning, and acceptance (p<0.05; r=-0.222–-0.362). Finally,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eight independent variables (fatigue, support satisfaction, self-blame, denial, insomnia, fear of being infected, smoking, and active coping) explained the 59.5% variance in PSS scores. Conclusion: The perceived stress level of n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Macau is moderate to high. Fatigue, support satisfaction, self-blame, denial, insomnia, fear of being infected, and smoking are risk factors for higher perceived stress levels among nurses, while active coping strategies reduce perceived stress levels. Nurse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tress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should consider periodic infection control refreshment courses to alleviate nurses’ fear of being infected. In additio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should be developed for nurses to help them reduce stres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探討澳門在職護士持續護理教育的學習動機及學習參與障礙
作者陳安琪張柏菱尹一橋招梓欣
分類號R192.6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3.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指導老師:張柏菱助理教授
指導老師(副):,尹一橋教授
論文項目導師(臨床):招梓欣護士長

目的:為維護及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及照護的水平,護士需要不斷鞏固及加強護理知識,而持續護理教育是在職護士學習新知識、取得更高學歷以促進護理質量的一種重要途徑。本研究旨在透過調查了解澳門在職護士參與持續護理教育的狀況,探討影響學習動機及學習參與障礙的因素,以利於提出促進澳門在職護士參與持續護理教育學習的建議。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調查,採用方便抽樣法,以澳門在職護士為調查對象,問卷包括三部分:基本個人資料、修訂版教育參與量表及中文版參與障礙普適量表。以描述性統計、多元線性回歸及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統計。結果:透過網上平台發放問卷以不記名方式收集數據,最終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回收率:91%。1. 有201人(67%)的護士所參與的持續護理教育活動時數達每年20小時或以上,正在修讀學位課程的有57人(19%);2. 澳門在職護士的學習動機平均得分為95.56±16.22分,高於國內水平,六個維度中以內部動機的職業進展得分最高;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發現男性、月收入在$30,000以上及每週工時在40小時以上的護士的學習動機愈大;4. 學習參與障礙平均得分為3.16±0.67分,高於國內水平,六個維度中以外源性障礙的時間限制得分最高; 5.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發現男性、月收入在$30,000以上、每週工時在40小時以上及健康狀況一般或不好的護士,其學習參與障礙愈大;6. 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學習動機每升高一個單位,每年參與持續護理教育活動≥20小時的可能性增加2.08倍、修讀學位的可能性增加3.63倍;學習參與障礙每升高一個單位,每年參與持續護理教育活動≥20小時的可能性增加1.83倍。結論:澳門在職護士的學習動機及學習參與障礙處於較高水平,影響持續護理教育的參與。建議護理管理者動態關注護士持續學習的動機及障礙,透過激勵及提供多元的持續護理教育促進護理持續教育的參與。
發展老年延續護理護士核心能力評價量表
作者夏薇玲張柏菱
分類號R192.6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3.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指導老師:張柏菱助理教授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德菲法發展一套老年護理延續護理護士核心能力訴價量表,為老年延續護理人員的資質培訓和崗位勝任力提供切實的依據。
方法:通過文獻回顧及老年延續護理臨床核心小組開放式討論,以劉明等人(Liu et al.,2007)的中國註冊護士核心能力為理論框架,草擬老年延續護士核心能力的內容。以德
菲法構邀請請專家對問卷內容的重要性、內容的合適度、文字的清晰度進行評價,採用
Likert 四點量測表形式作答:並測試量表的信效度。
結果:(1)共13位專家接受諮詢,最終進行兩輪專家諮詢。第一輪專家諮詢專家積
橄度爲 68.4%,提建議率為 62%,統計結果 CVI 值<0.8有3條:四分位差有2條>1.5,
其餘各條均在0.00-1 00 之間•第二輪專家諮詢:專家積極度爲100%提建議率為23%,
所有條目的 CVT 值均>0.8;四分位差在0.00-1.00 之間。反映專家意見共識程度高,初步構建構出老年延續護理護士的核心能力評價量表7個維度、61 個條目。(2),專家
判斷依據(Coefficient of adjudication, Ca=0.84),熟悉程度(Coefficient of sense, Cs=0.76),權威係數(Coefficient of reliability: Cr-0.80=07),本研究專家權威程度較高。(3)邀請
在廣東省内 12 家醫院符合納入標準的護士測試量表,收到有效問卷 320份。進行探索
性因素分析,旋轉分析結果表明巴利特球形檢驗是顯著的 (x2=26650.219, p<0.001), KMO值=0.973。共檢測到 5個因子,解釋變量共計 76.90%,特徵值為 1.18~40.47,因數負荷範圍爲 0.32~0.74。根據結果調整最終量表爲 5個維度、61 個條目。之後進行折半信度檢湎,結果爲0.964 (p<0.001 ),兩部分 Cronbach's a係數均信 0.982、0.985。使用
Spearman-Brown 係數公式校正後均爲 0.978。本量表 Cronbach's a係數爲 0.991(p
0.001),反映該量表信度良好。
結論:以德菲法專家諮詢構建出老年延續護理護上的核心能力評價量表,以探索性因
素調整量表結構,測試量表的折半信度 、Cronbach's a係數檢測。本核心能力的評價指標量表有著較好的信度與效度。建議以本研究爲參考基礎,深化老年延續護理專業發展
方向、規範培訓課程設置、完善專業人才梯隊建設。
護士人文修養
作者劉義蘭
分類號R192.6-43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及索引.
2023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指導
分類號R192.6-44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澳門某醫院臨床護士營養知識、態度和飲食行為的相關性研究
作者朱志娟王思琛朱明霞盧綺雯
分類號R151-55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
公開日期:2025年9月1日
電子檔僅限本校師生查閱

[摘要]
目的:了解澳門某醫院臨床護士營養知識、態度以及飲食行為現狀,分析澳門某醫院臨床護士營養知識、態度以及飲食行為的影響因素,並探討澳門某醫院臨床護士營養知識、態度和飲食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描述性研究。採用便利抽樣法, 選取 2021年 12月 1 日至 2022 年 01 月 30 日澳門某醫院198名臨床護士作為研究對象。 採用一般情況調查表和營養知識量表、營養態度量表、飲食行為量表進行問卷調查。採用 SPSS22.0 中文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結果:(1)澳門某醫院臨床護士營養知識全體樣本平均分為 15.33±3.75,營養態度全體樣本平均分為 51.54±8.24,飲食行為全體樣本平均分為66.65±10.05。(2)性別及科別是影響營養知識的主要因素;性別、年齡、工作年資以及職稱是影響營養態度以及飲食行為的主要因素。(3)營養知識與飲食行為顯著性(p<.01)顯示正相關;營養態度與飲食行為顯著性(p<.001)顯示正相關。結論:(1)澳門某醫院臨床護士營養知識得分表現較好,而營養態度及飲食行為得分中等,仍有進步空間。(2)澳門某醫院臨床護士營養知識、營養態度及飲食行為三者之間,營養知識與營養態度無明顯相關,營養知識及營養態度與飲食行為呈顯著關係(3)工作年資越高,營養態度越好,飲食行為越好。
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
作者梁玉珊梁淑敏王慧
分類號R192.6-55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
公開日期:2025年9月1日
電子檔僅限本校師生查閱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了解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現況,並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是橫斷面描述性研究,採用了方便抽樣和滾雪球抽樣法,於2021年11月至12月期間在社交平台的6個醫護群組和邀請護理界同業協助召募本澳全職護士參與網上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社會人口學資料、護理工作情況、健康狀況)、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工具。本研究以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資料處理,以描述性統計分析澳門護士的社會人口學特性、護理工作情況、社會支持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現況,以推論性統計分析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因素。結果:是次研究共收回202份有效的問卷,八成受訪護士為女性,平均年齡為35.9 ± 8.6歲。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總得分平均為142.1±16.4分(得分百分比為74.8%),呈中等偏高水平;以健康自我管理認知得分(59.7±5.8分,得分百分比為85.2%)最高,其次為健康自我管理環境得分(38.7±6.4分,得分百分比為77.4%),最低分是健康自我管理行為(43.7±7.6分,得分百分比為62.5%);七個維度得分按次序為健康信念(39.2±4.0分,得分百分比為87.1%)、自我效能(20.5±2.8分,得分百分比為81.8%)、疾病預防與應對(16.2±2.5分,得分百分比為80.9%)、環境自我管理(19.8±3.3分,得分百分比為79.0%)、資源利用(18.9±3.7分,得分百分比為75.7%)、飲食自我管理(15.4±3.4分,得分百分比為61.4%)和運動自我管理(12.2±4.4分,得分百分比為48.8%)。澳門護士的社會支持總得分平均值為36.8±7.1分(得分百分比為55.7%),屬中等程度;以主觀支持得分(20.8±4.4分,得分百分比為65.0%)最好,其次是支持利用度得分(7.0±1.8分,得分百分比為58.1%),最差是客觀支持得分(9.0±2.5分,得分百分比為40.8%)。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總分的影響因素依序為自覺健康狀況好、社會支持、自覺健康狀況一般、患有慢性病和年資15年或以上。結論: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呈中等偏高水平,得分與內地相關研究結果相若或稍高;護士的健康狀況好、社會支持度較高、患有慢性病和高年資均是護士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有利因素。建議護士需加強自身的健康責任和自控能力,按自身健康需求和實際情況善用工餘時間做適量體育鍛鍊,並利用伙伴效果以促進健康行為的執行;機構應推出針對性的健康維護措施和支持性的健康環境,並強化護士的社會支持,以促進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澳門醫院護士在患者安全事件中作為第二受害者的經驗和支持研究
作者張杏嬌曾秀梅張雲
分類號R192.6-55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
公開日期:2025年9月1日
電子檔僅限本校師生查閱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瞭解澳門醫院護士在患者安全事件中作為第二受害者的經驗和支持現況,探討背景變項、患者安全事件特徵變項對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之差異,以及探討澳門醫院護士背景變項、患者安全事件特徵變項對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程度之預測。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調查,於2021年3月採用便利抽樣方式對澳門醫院護士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利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問卷、患者安全事件特徵問卷,以及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經驗及支持量表蒐集資料,共收集197份有效樣本。研究資料使用SPSS 22.0 統計軟件,以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多元線性回歸分析(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澳門醫院護士之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量表平均分為70.81,以「心理困擾」及「管理支持」維度得分較高;責任程度、部門及類型在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程度上具顯著性差異(p<0.05):在患者安全事件當中,具個人責任之護士其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程度高於無責任之護士,婦產兒科部門之護士其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程度高於其他部門者,經歷身份識別錯誤事件或用藥錯誤事件之護士其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程度較高;護士的責任程度、部門、用藥錯誤事件及身份識別錯誤事件經歷能有效預測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程度。結論:澳門醫院護士之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程度屬中等以下水平,建議醫療機構和管理者關注護士第二受害者問題,普及第二受害者經驗和支持之調查,盡快開展第二受害者教育,尤其是針對上級領導及醫療管理者的培訓和指導,並建立第二受害者支持制度和項目,以有效加強護士在患者安全事件的應對能力,促進其心理、生理和職業健康,改善醫療照護質量。
澳門護士職業認同和組織承諾關係研究
作者李嘉穎朱明霞王思琛
分類號R192.6-55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
公開日期:2025年9月1日
電子檔僅限本校師生查閱

[摘要]
目的:本研究調查澳門護士職業認同與組織承諾的現狀,分析澳門護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探討職業認同與組織承諾的關係。研究的結果將為護理管理者在制定提高護士的職業認同水平的循證干預措施上提供依據。方法:橫斷面研究設計,採用問卷調查法,便利抽樣及滾雪球抽樣方法。在2021年02月09至28日期間,透過網絡交友軟件的護士群組,推廣本研究計劃,把Google表單電子問卷鏈結發送給研究對象,一共438位護士符合條件納入研究,通過一般資料調查表、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中國職工組織承諾量表收集相關資料。運用SPSS26.0軟件對有效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 護士職業認同總分為106.61±13.58分。職業認同五個維度的平均分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職業認知評價(3.70±0.50分)、職業社會支持(3.68±0.46分)、職業自我反思(3.52±0.53分)、職業挫折應對(3.51±0.49分)、職業社交技能(3.28±0.55分)。2. 年齡、年資與職業認同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護士職業認同水平與婚姻狀況、有無子女、最高學歷、每月收入、職位/職稱、聘用方式、每月夜班次數、是否曾進行護理職業生涯規劃、擇業原因、家人職業中有無是醫護人員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職業認同的獨立影響因素為有無子女、最高學歷、每月夜班次數、擇業原因、是否曾進行護理職業生涯規劃及組織承諾(p<0.05)。3. 護士組織承諾總分為62.75±8.83分,均分為2.51±0.35分。4. 護士職業認同與組織承諾之間相關係數r=0.290(p<0.05)。5. 情感承諾、規範承諾、理想承諾、機會承諾均是預測職業認同的重要影響因素(p<0.05)。結論:澳門護士的整體職業認同水平處於中等水平,具有較高的組織承諾水平。有無子女、最高學歷、每月夜班次數、擇業原因、是否曾進行護理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承諾為職業認同的獨立影響因素;澳門護士的職業認同與組織承諾總體上存在較弱的正相關關係(r=0.290, p<0.05),但其中護士的職業認同與情感承諾(r=0.470, p<0.01)、職業認同與規範承諾(r=0.402, p<0.01)有中等程度的相關,而且情感承諾、規範承諾、理想承諾、機會承諾均是對職業認同有正向影響,是預測職業認同的重要影響因素(p<0.05)。因此,臨床護理管理者可以關注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職業認同與組織承諾的關係,制定循證干預措施,提高護士職業認同水平。
澳門某醫院護士死亡應對能力與照顧臨終病人經驗現狀調查
作者林美欣朱明霞王思琛
分類號R48-55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公開資料
公開日期:2022年9月1日
電子檔僅限本校師生查閱

[摘要]
目的:本調查旨在瞭解澳門某醫院護士死亡應對能力及照顧臨終病人經驗的現況,以探討護士的照顧臨終病人經驗對他們的死亡應對能力的影響。方法:本調查採用橫斷面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在某醫院通過便利抽樣方法以自填式問卷進行,透過438份有效問卷調查,瞭解現時澳門某醫院護士的社會人口學特性、照顧臨終病人經驗及護士自我死亡應對能力的現況。樣本資料透過SPSS 22.0統計軟體下進行統計,並以使用百分比、頻數、平均值、極差、標準差進行社會人口學資料分析,以及單因數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Scheffe檢定進行事後比較以及使用迴歸模型方法進行推論性分析。結果:澳門某醫院護士之死亡應對能力的總體得分之平均分為125.4±17分,在死亡應對能力的維度方面得分最高分是:死亡思考表達能力21.37±3.68分、得分最低是處理失落能力11.22±2.01分。護士的年齡、年資、照顧臨終病人的經驗的不同在死亡應對能力的維度上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有照顧臨終病人經驗的護士在死亡應對能力的得分呈顯著高於沒有照顧臨終病人的經驗的護士(p<0.05)。結論:澳門某醫院護士死亡應對能力得分屆乎中等水準(125.4±17分),其中,護士的死亡思考能力較強(21.37±3.68分),而處理失落能力相對較弱(11.22±2.01分);年齡長、年資高、有照顧臨終病人經驗的護士在應對死亡時的能力表現較好。建議:多層面探討護士的死亡應對能力;為護士提供有關舒緩壓力相關支援性資源和增設臨床護士處理失落能力培訓課程。
澳門某醫院護士同理心影響因素調查
作者吳嘉欣毛愛妹
分類號R192.6-55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1年)
公開日期:2023年9月1日
電子檔僅限本校師生查閱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瞭解澳門某醫院護士同理心水平並分析其影響因素,為今後改善護士同理心臨床干預措施制定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在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4期間本研究採用便利抽樣法邀請澳門某醫院在職護士進行橫斷面研究,利用傑弗遜共情量表(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 JSE-HP)檢測這些在職護士的同理心水平;對收集的資料運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描述在職護士同理心水平,採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不同背景特徵的護士同理心水平差異,在單因素分析基礎上採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在職護士同理心影響因素。結果:本次研究派發了324份問卷,回收了318份問卷,308份問卷有效,有效應答率為96.8%,參與研究護士的同理心得分範圍為79-140分(總分為140分),均分為114.40±12.73,佔總分的81.7%。三個維度條目均分按由高到低排序分別為觀點採擇(5.74±0.72)、換位思考(5.68±1.06)及情感護理(5.25±0.67)。多重回歸分析表明護士的出生地、年齡、宗教信仰、工作態度、同事關係是護士同理心影響因素(P<0.05)。性別、文化水平、是否養育兒女、夜班數及工作部門對護士同理心水平影響無統計學上的差異(P>0.05)。結論:參與研究護士同理心總體水平相對較高,出生地、年齡、宗教信仰、工作態度、同事關係為護士同理心的獨立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對臨床護理管理者制定干預計劃以提升護士同理心水平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