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主題 : 臨床護士總數: 2
珠海某醫院護士對於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知信行現況及相關性研究
作者呂玥玲張栢菱
分類號R541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4.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公開日期:2027年9月1日
指導老師:張栢菱助理教授


目的: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繼心肌梗死和卒中後的第三大血管疾病,其有著頗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並且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而護士在預防VTE措施中發揮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患者接受護士的預防VTE措施後,VTE的發生率下降了55%。珠海某醫院自2019年起,逐步開展VTE相關防治工作。然而,近5年來,暫未有對於該醫院臨床護士關於VTE知信行方面進行調查。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珠海市某醫院護士對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知信行現況,分析護士預防VTE的知識、態度與行為倆倆之間的關係及探討護士預防VTE行為的相關影響分析。方法:在2024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間本研究採用便利抽樣法,邀請珠海某醫院在職護士進行橫斷面調查,利用臨床護士靜脈血栓栓塞症防治知信行現狀調查問卷檢測護士對於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水準;對收集的資料運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採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瞭解對象社會人口學特性及工作場所因素對其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行為之差異關係採用Pearson相關分析來探討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知識、態度及行為三者之間的相關性;採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探討護士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行為的影響因素。結果:共回收電子問卷348份,有效問卷333份,有效回收率約為95.7%。(1)護士對預防 VTE的認知標準化得分為71.86±17.37分,屬尚可水準;(2)態度標準化得分為72.30±17.61分,屬尚可水準;(3)行為標準化得分為76.62±15.87分,屬尚可水準。(4)相關分析結果發現,態度與行為得分呈正相關( p<0.05, r=0.425),行為與知識得分呈正相關( p<0. 05,r=0. 287),知識與態度得分呈正相關(p<0. 05,r= 0.146)。(5)單因素分析發現年齡、工作年限、職稱、有護理過確診VTE患者、有接受科內預防VTE培訓、有預防VTE的持續學習或進修經歷,知道醫院設定VTE防治管理組織,科室開展VTE防治工作且落實較好與其預防VTE行為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6)Logistic多元逐步回歸顯示,護理過確診VTE患者、有預防VTE的持續學習或進修、知道醫院VTE防治管理組織、高VTE防治知識、高VTE防治態度是護士預防VTE行為的影響因素(p<0.05)。其中知道醫院VTE防治管理組織對VTE防治行為的影響程度最大。結論:本研究顯示,珠海市某醫院的護士對VTE的防治知識、態度及行為整體表現尚可。VTE防治知識、態度及行為呈正相關。VTE防治知識和態度得分的提高會顯著提升其防治行為。此外,知道醫院VTE防治管理組織對VTE防治行為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是有關於預防VTE的持續學習或進修、有護理過確診VTE患者。這些發現提示需要進一步加大推廣醫院VTE防治管理宣傳力度,加強護士在VTE預防方面的持續教育和專業培訓,關注臨床護士的態度,給予及時的關切回應,以提升其預防VTE的行為,從而改善患者護理質量和安全。
臨床護士死亡素養、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的相關性研究
作者武美杉張慧琳朱明霞
分類號R48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4.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1年
公開日期:2025年9月1日
指導老師,張慧琳
指導老師(副):朱明霞

目的:調查臨床護士死亡素養、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現狀,並探索三者之間的關係。方法:採用橫斷面研究的方法,於2024年1月-2月對長沙市某所三甲醫院的臨床護士進行調查。以臨床護士一般資料調查表、死亡素養指數(DLI)、死亡反思量表(DRS)以及心理彈性量表(CD-RISC-10)為工具,通過問卷星線上平台收集資料並錄入、整理、分析,主要統計學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秩和檢驗、多元線性回歸、Pearson相關分析以及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該三甲醫院臨床護士死亡素養得分為(6.30±1.38,得分率63.02%),死亡反思得分為(52.64±9.58,得分率70.19%),心理彈性得分為(23.19±6.55,得分率57.98%)。單因素分析顯示心理彈性水平在職稱,夜班(次/月),月收入,接受生死教育培訓/學習,閱讀生死教育相關書籍、影視作品、線上資訊,參加生死教育課程意願,參與抗疫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多元線性回歸顯示接受生死教育培訓或學習是其心理彈性的獨立影響因素(p=0.011)。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死亡素養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r=0.341,p<0.01),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r=0.364,p<0.01),死亡素養與死亡反思呈正相關(r=0.392,p<0.01)。中介效應分析結果顯示,臨床護士死亡素養對心理彈性的影響可以通過死亡反思的中介效應起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32.7%。結論:臨床護士心理彈性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參與過生死教育培訓或學習者心理彈性水平更高;死亡素養、死亡反思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死亡素養可以通過死亡反思間接影響心理彈性,護理管理者應通過開展生死教育課程提高護士死亡素養,並誘發護士進行積極的死亡反思,促進心理彈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