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梁淑敏總數: 8
珠海市護士預立醫療照護計劃實踐行為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
作者辛湘怡梁淑敏
分類號R-1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4.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公開日期:2027年9月1日
指導老師:梁淑敏教授


目的:探討珠海市三甲醫院護士預立醫療照護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實踐行為的現況,並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面描述性研究,於2023年12月10日至2024年1月10日期間以方便抽樣方式,選取珠海市三甲醫院臨床一線工作的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電子問卷的形式成功召募珠海市六所三甲醫院232名護士參與調查。研究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問卷、ACP知識量表、ACP自我效能量表和ACP實踐行為量表。以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資料處理,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護士的社會人口學特徵、相關經驗、ACP知識、ACP自我效能和ACP實踐行為的現況;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社會人口學資料和相關經驗護士的ACP實踐行為的差異;採用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護士的ACP知識、ACP自我效能與ACP實踐行為的相關性;採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護士的社會人口學特徵、相關經驗、ACP知識、ACP自我效能對ACP實踐行為的影響。結果:研究對象中201人(86.6%)為女性,174人(75.0%)具有本科學歷,130人(56.0%)為初級職稱;只有9.5%的護士接受過ACP相關培訓。護士的ACP知識得分為(3.60±2.58)分,11條題目平均答對率為32.8%;ACP自我效能量表的條目均分為3.52分,位於不確定與自信之間。只有7.3%的護士曾與疾病末期患者或家屬討論過ACP,但有62.9%的護理人員表示現在或將來想做這件事。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護士ACP實踐行為的獨立影響因素為護士接受過ACP相關培訓和ACP自我效能水平。結論:珠海市三甲醫院臨床一線護士的ACP知識匱乏、自我效能水平一般、缺乏實施ACP的行為;而護士接受過ACP相關培訓和ACP自我效能水平高是護士實踐ACP的有利因素。建議醫院管理層應積極為員工提供ACP相關培訓,以加強護士對ACP的認識及掌握相關技能,並為護士在ACP實施過程中提供支援,成功經驗可提升護士的自我效能感;此外,政府部門應出台相應的政策以支持醫療機構開展ACP,以推動護士參與到ACP實踐行為中。
柔和輕快音樂對澳門心導管術患者焦慮及血壓之效果研究
作者林綉汶歐妙玲梁淑敏劉少華
分類號R541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3.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指導老師:歐妙玲助理教授
指導老師(副):梁淑敏教授
論文項目導師(臨床):劉少華督導

目的:心導管術中,患者的焦慮情緒可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使血壓升高,增加缺血性心臟病患者術中風險,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柔和輕快音樂對心導管術患者焦慮及血壓的影響。方法:本研究為隨機對照試驗,採用便利抽樣方法,於2023年2月至3月,在澳門某醫院心科病房邀請擇期進行心導管術之患者,按男女、依手術順序隨機分派入對照組及實驗組,共收案62人,每組31人,實驗組術中給予音樂干預及常規護理,對照組僅提供常規護理。本研究以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研究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及疾病特性資料,以推論性統計分析柔和輕快音樂對心導管術患者焦慮及血壓的影響。結果:兩組患者平均年齡為69.06-70.52歲,以男性及吸煙者居多,90%以上患者有慢性病史,所有患者均常規服用降壓藥;實驗組術前焦慮水平為52.42±8.62、入院後SBP為130.81±12.51mmHg、DBP為70.48±7.52mmHg、術前SBP為152.52±20.40mmHg、DBP為76.77±8.41mmHg;對照組術前焦慮水平為52.06±9.69、入院後SBP為131.94±11.02mmHg、DBP為73.61±11.27mmHg、術前SBP為156.74±22.45mmHg、DBP為81.68±10.90mmHg,均沒有差異(p>0.05);實驗組術後焦慮水平為28.29±9.72,術前術後焦慮水平差值為24.13±12.87,對照組術後焦慮水平為41.81±8.86,術前術後焦慮水平差值為10.26±12.87,實驗組術後焦慮水平及術前術後焦慮水平差值均顯著低於對照組(p<0.001);另外,音樂干預後,實驗組各時間點的血壓值均顯著低於術前(p<0.05),也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結論:柔和輕快音樂能夠有效降低心導管術患者焦慮水平及回降血壓值。
澳門失能長者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與其自我效能之相關性研究
作者鄭又榕梁淑敏譚瑰賢
分類號R473:C913.6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3.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指導老師:梁淑敏教授
指導老師(副):譚瑰賢講師

目的:本研究旨在調查澳門失能長者主要照顧者的照顧壓力和自我效能的現況,並探討澳門失能長者主要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與自我效能之間的關係。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描述性研究,採用方便抽樣,於2023年2 月至2023年3月期間,通過在某機構屬下的長者服務機構及親友推介召募研究對象參與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長者及照顧者的個人基本資料(社會人口學特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照顧者壓力指數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本研究以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長者及照顧者)、長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總分、照顧者的照顧壓力得分及照顧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以推論性統計分析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及照顧壓力的影響因素。結果:是次研究共成功收集115份有效問卷,當中照顧者60.9%為女性,平均年齡為61.68±12.90歲;長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總分平均值為43.70±31.20(屬嚴重依賴);照顧者的照顧壓力總得分平均值為14.10±6.04(屬中等壓力);照顧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平均值為24.23±5.47,得分百分比為60.6%。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與自我效能呈中等偏弱負相關(r=-0.330, p<0.001);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照顧者的照顧壓力總分的影響因素依序為自我效能總分、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每天照顧時間在16小時或以上。結論:澳門失能長者主要照顧者的照顧壓力呈中等程度,照顧者自我效能與照顧壓力呈中等偏弱負相關。當照顧者自我效能越好,照顧壓力越小;而失能長者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及每天照顧時間在16小時或以上者,其照顧壓力較高。建議政府及相關機構可採取相關措施減輕照顧者壓力,包括強化社區健康教育以提升照顧者的自我效能;構建整合式照顧服務體系,並設立部門統籌長照服務;重視社區護理人力及培訓以增加照顧者支援。
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
作者梁玉珊梁淑敏王慧
分類號R192.6-55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2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
公開日期:2025年9月1日
電子檔僅限本校師生查閱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了解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現況,並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是橫斷面描述性研究,採用了方便抽樣和滾雪球抽樣法,於2021年11月至12月期間在社交平台的6個醫護群組和邀請護理界同業協助召募本澳全職護士參與網上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社會人口學資料、護理工作情況、健康狀況)、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工具。本研究以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資料處理,以描述性統計分析澳門護士的社會人口學特性、護理工作情況、社會支持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現況,以推論性統計分析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因素。結果:是次研究共收回202份有效的問卷,八成受訪護士為女性,平均年齡為35.9 ± 8.6歲。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總得分平均為142.1±16.4分(得分百分比為74.8%),呈中等偏高水平;以健康自我管理認知得分(59.7±5.8分,得分百分比為85.2%)最高,其次為健康自我管理環境得分(38.7±6.4分,得分百分比為77.4%),最低分是健康自我管理行為(43.7±7.6分,得分百分比為62.5%);七個維度得分按次序為健康信念(39.2±4.0分,得分百分比為87.1%)、自我效能(20.5±2.8分,得分百分比為81.8%)、疾病預防與應對(16.2±2.5分,得分百分比為80.9%)、環境自我管理(19.8±3.3分,得分百分比為79.0%)、資源利用(18.9±3.7分,得分百分比為75.7%)、飲食自我管理(15.4±3.4分,得分百分比為61.4%)和運動自我管理(12.2±4.4分,得分百分比為48.8%)。澳門護士的社會支持總得分平均值為36.8±7.1分(得分百分比為55.7%),屬中等程度;以主觀支持得分(20.8±4.4分,得分百分比為65.0%)最好,其次是支持利用度得分(7.0±1.8分,得分百分比為58.1%),最差是客觀支持得分(9.0±2.5分,得分百分比為40.8%)。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總分的影響因素依序為自覺健康狀況好、社會支持、自覺健康狀況一般、患有慢性病和年資15年或以上。結論:澳門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呈中等偏高水平,得分與內地相關研究結果相若或稍高;護士的健康狀況好、社會支持度較高、患有慢性病和高年資均是護士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有利因素。建議護士需加強自身的健康責任和自控能力,按自身健康需求和實際情況善用工餘時間做適量體育鍛鍊,並利用伙伴效果以促進健康行為的執行;機構應推出針對性的健康維護措施和支持性的健康環境,並強化護士的社會支持,以促進護士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澳門退行性膝關節炎長者自我管理行為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
作者詹海琪梁淑敏歐妙玲
分類號R684.3-53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1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公開日期:2024年9月1日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澳門退行性膝關節炎長者自我管理行為的現況,並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描述性研究,採用方便抽樣,於2021年1月至3月期間,在澳門9間長者中心對160名患有退行性膝關節炎的長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社會人口學特徵、疾病特徵)、關節炎自我管理評估工具中文版及關節炎自我效能量表-8中文版。本研究以SPSS 25.0統計軟體進行數據錄入及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關節炎自我效能和關節炎自我管理行為的得分,以推論性統計分析關節炎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因素。結果:澳門退行性膝關節炎長者自我管理行為總得分平均值為59.98±10.39分(得分百分比71.4%),四個維度得分依序為健康行為管理10.71±1.73分(得分百分比89.2%)、心理情緒管理21.18±5.04分(得分百分比70.5%)、尋求資源管理8.12±2.36分(得分百分比67.6%)、醫療管理19.97±5.6分(得分百分比66.5%)。關節炎自我效能總得分平均值為6.59±1.42分(得分百分比65.9%)。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自我管理行為總得分的影響因素為曾接受正規教育、膝關節炎確診年數、疼痛程度和自我效能;醫療管理的影響因素為女性、年齡、膝關節炎確診年數和疼痛程度;健康行為管理的影響因素為曾接受正規教育、體重指數過輕或適中;尋求資源管理的影響因素為年齡、膝關節炎確診年數和疼痛程度;心理情緒管理的影響因素為曾接受正規教育和自我效能。結論:澳門退行性膝關節炎長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整體得分略高於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曾接受正規教育、膝關節炎確診年數、疼痛程度及自我效能為退行性膝關節炎長者自我管理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建議在社區中篩選高危人群、及早診斷和干預;制定適合長者的健康教育形式、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和優化醫療體系,以增強長者自主管理的意識及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從而促使長者盡早實踐自我管理行為。
澳門某醫院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作者郁青梁淑敏歐妙玲
分類號R459.5-533
出版社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出版年2021
語言
Chinese
主題
註釋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公開日期:2024年9月1日

[摘要]
目的:澳門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速增加,而衰弱在老年透析患者中發生率高,而澳門的醫療和社會福利制度與周邊地區有所不同,因此採用橫斷面調查的方法研究澳門某醫院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現狀及其相關因素,再通過logistics迴歸分析,找出衰弱的預測因子。方法:於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期間,在澳門某醫院血液透析中心,利用便利抽樣法對符合納入條件的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及衰弱評估。問卷內容包括社會人口學資料(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居住情況)、末期腎臟病及血液透析相關屬性(透析齡、合併症、透中低血壓、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清除率)、健康屬性(身體品質指數、過去一年內有無跌倒、過去一年內有無住院、自覺健康狀況);衰弱評估採用Fried衰弱表型。所有定性資料用比值或百分比表示,定量資料以平均值和標準差表示;推論性統計以卡方檢驗、方差檢驗、logistic迴歸分析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結果:1. 成功完成165名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評估和問卷調查,其中衰弱82例(49.7%)、衰弱前期73例(44.2%)、無衰弱10例(6.1%);衰弱指標發生率由高至低依次為握力差、身體活動量低、步速緩慢、疲乏、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2.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單因素分析結果為:年齡、教育程度、居住情況、治療模式、合併症多寡、自覺身體健康狀況、身體品質指數、白蛋白、婚姻狀況對其衰弱有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有和年輕人一起居住的老年維持性透析患者發生衰弱的風險是僅有老人居住者的2.63倍,自覺身體健康狀況負向評價相對於正向及普通評價更容易發生衰弱,有3種及上合併症的相對於合併1種及以下的更容易發生衰弱,身體品質指數過輕的相較於過重及正常者更容易發生衰弱。結論:澳門某醫院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發生率為49.7%;其中有和年輕人一起居住、自覺身體健康狀況負向評價、患有3種及上合併症、身體品質指數過輕的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較容易發生衰弱。根據上述結果建議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允許的範圍內適當增加運動鍛煉,以增加身體活動量,減緩肌力的退化,從而降低衰弱發生的風險。其次需要加强醫護人員對於衰弱的認知,以能夠及時關注到發生衰弱的透析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