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 含參考文獻.
保密資料:3年
公開日期:2028年9月1日
指導老師 :肖愛祥教授
指導老師(副):黎想講師
目的:應用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的方法系統分析吞咽肌群訓練在失智症患者吞咽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11個中英文數據庫(萬方、中國知網、維普、SinoMed, PubMed, Cochrane, Embase, Web of Science, Scopus, CINAHL和ProQuest)檢索了建庫至2025年2月28日發表的關於失智症患者吞咽肌群訓練效果的隨機對照實驗和類實驗性研究。由2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文獻篩選、提取數據,並採用Cochrane隨機對照試驗偏倚風險評估工具2.0修訂版和 JBI 循證衛生保健中心類實驗性研究的評價工具進行質量評價。以均值差異(Mean Difference, MD)或標準化均數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95%CI作為效應指標。採用RevMan5.4和Stata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結果:(1)本研究納入31篇文獻,共2257名患者。其中隨機對照試驗26篇,類實驗性研究5篇。中文文獻26篇,英文文獻5篇。質量評價結果顯示納入文獻整體質量中等。(2)吞咽功能(主要結局指標):有21項以二分類資料表示的研究[OR= 6.13, 95%CI(3.68,10.20), P <0.001]、5項以反向計分的連續型資料表示的研究[SMD= -3.95, 95%CI(-5.74,-2.16), P <0.001]、3項以正向計分的連續型資料表示的研究[SMD= 0.85, 95%CI(0.17,1.53), P =0.01]均顯示吞咽肌群訓練可改善失智症患者的吞咽功能。(3)口腔功能:吞咽肌群訓練可提高失智症患者的口腔輪替運動速率 [MD=0.37, 95%CI(0.12,0.62), P =0.004],描述性分析結果提示吞咽肌群訓練可提高失智症患者的舌壓。(4)認知功能:Meta分析結果顯示吞咽肌群訓練可提高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MD=6.30, 95%CI(5.61,6.99), P <0.001],描述性分析中吞咽肌群訓練對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沒有意義。因此需要更多的相關臨床試驗資料,進一步對吞咽訓練對認知功能效果做出評價。(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吞咽肌群訓練可提高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D= 16.12, 95%CI(12.76,19.47), P <0.001]。(6)營養狀況:吞咽肌群訓練可提升失智症患者營養指標(血紅蛋白[MD=9.59, 95%CI(6.00,13.19), P <0.001]、血清總蛋白[MD=6.81, 95%CI(1.12,12.51), P =0.02]、血清白蛋白[MD=4.33, 95%CI(3.39,3.65), P<0.001]、球蛋白[MD=3.39, 95%CI(2.54,4.24), P<0.001]及體重指數BMI[MD=2.31, 95%CI(1.48,3.15), P <0.001]),但對營養評分沒有影響[MD= 1.89, 95%CI(-0.36,4.15), P =0.1]。(7)吞咽功能障礙併發症:吞咽肌群訓練可降低失智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發生率[OR=0.19, 95%CI(0.06,0.68), P=0.01]、減少嗆咳事件[OR=0.23, 95%CI(0.06,0.83), P =0.02]。結論:(1)本研究通過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表明,吞咽肌群訓練能夠改善失智症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口腔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吞咽肌群訓練可減少失智症患者吞咽功能障礙併發症的發生。(3)吞咽肌群訓練對提高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具 有潛在價值。需要更多的相關臨床試驗資料進一步對吞咽訓練對認知功能和營養狀況的影響效果做出評價。(4)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吞咽肌群訓練簡單易行,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康復手段,可以在醫院、康復中心或家庭環境中進行,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吞咽肌群訓練;失智症;吞咽障礙;系統評價;Meta分析 |